《夜半梳頭》影評:鬼文化的情愛體表達
文/鐵任
在咱們國家,鬼故事是有悠久歷史和傳統(tǒng)的,不僅西游或聊齋甚至更早期的通俗讀物,還有許多戲本劇目,民間傳說,甚至是一些正式的地方志都有關于鬼的傳說,到了現(xiàn)代,鬼故事又有了新的發(fā)展,有了張震講故事,膽小鬼雜志,以及各種靈異論壇,恐怖文學愛好者,直到最現(xiàn)代的表現(xiàn)形式——電影,這些“鬼”的表現(xiàn)形象,因為總是能揭開人性中最怯懦的弱點,所以總是讓人有一種踐踏靈魂的施虐感,或者是受虐的快感,注重的是內心的沖擊,而不是像歐美那些純以血腥和奇觀來吸引眼球的恐怖片。
當然,內地電影和其它表現(xiàn)形式以及其它國家的電影都不同,國產驚悚片是不可能有鬼的,所有,凡是人鬼糾結,無分愛恨,都不過是個形式,必定是有人在搗鬼,《夜半梳頭》誕生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下,就算是以“見鬼”為題材,當然也是不可能“鬼”,一對新婚夫婦搬到一棟別墅,怪事連連,鬼影閃爍,兇光四溢,氣氛煞是驚嚇,稍微有些經(jīng)驗的觀眾肯定知道,這一切不過是人心之惡,欲念之罪,便一心要將這只“鬼”捉出來,綁進麻袋然后施以亂棍棒死之極刑,以消其窮兇作惡之業(yè),償觀眾擔驚受嚇之苦。
但是,估計很多觀眾都會錯了意,在極恐怖的靈異事件,引人心跳加速的激情戲的輪番沖擊之后,《夜半梳頭》便脫離了“見鬼十”這件常規(guī)的外套,露出曼妙的軀體,那是一番愛恨糾纏,情意交織的一場心靈之旅,幾位青年男女之間的純情孽緣,彼此交織,暗含璣峰,豐沛的情感沖擊,深得心理驚悚的精髓,以情感推動劇情,把驚悚片拍成了一部內涵豐滿形體華美的愛情片。
由此明白了片方之前宣稱要向馬徐維邦版《夜半歌聲》看齊的說法,當初還以為是要傍經(jīng)典大腿來提升知名度,原來真的有氣質上的相近之處,《夜半梳頭》在后半部分對人物情感的解構,對一個為“愛情”而突破常理的男人,確實有向前輩致敬的意味,片中還曾短暫的出現(xiàn)了95版新《夜半歌聲》的插曲,凄美的歌聲引人感嘆。經(jīng)典確是萬難企及,但這份有膽識的追求值得保持。
對于時下的驚悚片創(chuàng)作,《夜半梳頭》算得上是一個好的榜樣,除了上述所說向經(jīng)典靠攏的追求,影片的創(chuàng)作亦是有一定水準,人物關系,懸念設置,聲畫效果,氛圍營造,敘事節(jié)奏都堪稱完整,是一部難得的把故事講“圓”了,表演亦不露怯,故事又言之有物的國產驚悚片。
如果往深了看一眼,故事還有一些可思考的空間,像某些重要人物的心理活動,為什么他們的表面和內心世界有如此巨大的差距,為什么在這個科學已相當明確的時代里,還有那么多“鬼”影出沒,在這個人情淡漠的都市里,為什么太過專情的人反而成了異類,這些疑問不是影片本身所要表達的主體,但透過比較接近真實的人物和劇情設定,還是能帶給觀眾一些潛在的思考。
《追兇》影評:殺人童話,讓人有心無力活著觀后感《龍虎門》影評:真功夫!《獨自等待》影評:青春·現(xiàn)實·等待《活著》觀后感電影《緣來是游戲》觀后感《人鬼情未了》影評:談談劇中的時空轉換《查無此人》影評:讓人心驚,讓人心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