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九九○年,徐克的《笑傲江湖》公映。影片一改張徹、胡金銓時代經(jīng)典武俠的硬橋硬馬路線,更多的引入了動作美學和特技效果。電影獲得了空前的成功,至今仍被奉為經(jīng)典。
兩年之后,徐克的力作《新龍門客棧》更是將“新武俠”的靈動飄逸發(fā)揮的淋漓盡致。就此,充滿現(xiàn)代電影視覺特點的“新武俠”誕生并走向壯大。
此后十年的功夫片中,不乏凌波微步、御空而行的大俠形象。
到了二○○一年,徐克另一部“圖變”的作品《蜀山傳》問世,當年徐克對《蜀山》寄予厚望。希望能成為其作品的又一個轉(zhuǎn)折點,并揚言《蜀山》要連拍3部,拍成中國人的《星戰(zhàn)》。可惜這部奇幻大作卻由于對于宏大敘事的整體失控慘遭敗北。排除掉特效,《蜀山》的動作仍帶有“新武俠”的許多痕跡。
實際上,在《蜀山》敗北時,新武俠已經(jīng)露出頹勢。雖然轉(zhuǎn)年的《英雄》仍是走“新武俠”的路線,但也只是“新武俠”最后的輝煌了。
十年輪回之后,對于“會飛的大俠”觀眾們多少有些審美疲勞了。于是,二○○五年,《殺破狼》再次將“真功夫”放到了電影的宣傳之中。
《殺破狼》獲得了廣泛的認同,《龍虎門》也應運而生。“真功夫”也是《龍虎門》的看點之一。
從整體上說,《龍虎門》確實夠“打”,打的也足夠漂亮。港片節(jié)奏快的特點相當明顯。電影并沒以一場打斗開場,而是營造氛圍,調(diào)動觀眾預期。
在隨后酒樓和餐館的兩場戲中,電影以羅剎令為線索,引爆了兩場精彩的打斗,讓人十分過癮。電影至此大約半小時,主要人物悉數(shù)登場,正邪對立分明,是經(jīng)典的好萊塢法則。
尤其是在餐館的一場戲里,鏡頭的運用很有些特點,開始交待環(huán)境的連續(xù)穿墻和幾個長鏡是個看點。隨后在翻江蛟逃跑一場垂直俯拍和群毆部分,鏡頭模仿漫畫頁的特點分割畫面也做得很有特色。看得出來,葉偉信相當?shù)挠眯摹?br>另外,比較有特點的還有兩場,分別是王小龍精神和肉體的重生。一場是在一片原野之中,人物背后打光呈現(xiàn)出的輪廓光暈強調(diào)了圣潔感,還有孩子所代表的純真,王小龍精神重生了。肉體重生一場被設(shè)置在水中,給人母體的暗示,也比較有特點。
看字幕時注意到電影的造型又是張叔平,呵呵。近年來他可是相當?shù)淖呒t。幾位主要人物的造型做得頗得原作風采,尤其男演員一頭飄逸的長發(fā),動起來飄逸有形的很。
當然,電影也有一些不足,比如女主角的設(shè)置,就有些無足輕重。除去最后的救人一場外,出場與否似乎根本不影響劇情。這倒是和董潔在演藝界的現(xiàn)狀有些類似。
另外,幾位主人公的刻畫幾乎是全部欠奉。除了男一號王小龍,對于其心理還有些描述外,王小虎,石黑龍基本上除了會打以外,觀眾對他們有啥想法,一無所知。當然,這個問題是漫畫電影的通病,由于漫畫作品本身的特點,主要人物大都是正邪分明,形象模式化嚴重,在電影改編中,應該多下些功夫來塑造才好。殊不知,這幾年好萊塢的超級英雄電影都在走“英雄亦凡人”的心路線索,《龍虎門》對于人物塑造的淡薄,顯示出了香港電影的一些問題。
這又要引出另一個問題,就是電影中反派的塑造,往往,一部漫畫電影中,最吃戲份的是反一號。因為漫畫英雄的形象大多是高大全,所以反角的塑造直接影響了整部電影的厚度。很可惜,《龍虎門》中的反一號火云邪神,除了打人和挨打外,連臉都沒露出來讓大家看一看。本以為最后要揭開面具露出真面目,沒想到最后被瓦礫埋了后,居然挖坑逃跑了。
其實,在我看來,最大的問題出現(xiàn)在終場的“正邪大對決”中。開場無人墊場,兩位主角連小嘍羅都沒打,直接就面對大魔頭了。觀眾的預期沒有充滿就直接釋放,絕對讓人感到缺了點什么。隨后的打斗雖然拳拳到肉,虎虎生威。但總讓人覺得和前面開場的打斗無甚區(qū)別,打的特點不夠鮮明。兩人的絕招效果也只是尚可,震撼力稍差。等到王小龍同志一出場,火云邪神就毫無招架之力,被一直暴打致死。痛快倒是挺痛快,不過少了一波三折,顯得這勝利有點太輕松了。不能說不爽,只能說不夠爽吧。
十年輪回,又見“真功夫”三字,但要說十年內(nèi)沒有功夫片能超越本片,恐怕不是香港電影的幸事。
另外說兩句和電影無關(guān)的話題。其實,《龍虎門》漫畫原名《小流氓》,哈哈。后來黃玉郎生意做大,成立玉皇朝公司,才嫌《小流氓》這個名字不雅,該成了《龍虎門》。不過,改成《龍虎門》后,大部分的漫畫都是槍手捉刀,黃玉郎腐敗了。后來入獄又東山再起就是后話了。
《人鬼情未了》影評:談談劇中的時空轉(zhuǎn)換《查無此人》影評:讓人心驚,讓人心痛《懂得·愛》影評:母愛能治愈心靈的口腔《死神來了》觀后感《貧民窟的百萬富翁》觀后感(一)電影《服從》觀后感《昆塔:盒子總動員》觀后感《情人結(jié)》評論:以細節(jié)取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