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放牛班的春天》觀后感700字
法國影片《放牛班的春天》講述的是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•莫安琦重回法國故地出席母親的葬禮,他的舊友送給他一本陳舊的日記,看著這本當年音樂啟蒙老師遺下的日記,一幕幕童年的回憶也浮出自己記憶的深潭。在1949年的法國鄉村,失業的音樂教師克萊蒙·馬修來到了一個外號叫“池塘之底”的寄宿學校。“池塘之底”是一所專為“再教育”問題少年們而設置的寄宿學校的名字。一如其名,學校擁有陰森古陳的建筑、笨重重疊的大門,灰色斑駁的教室以及幽暗閉塞的氛圍。在這里,馬修沒有發展自己才華的機會,最終成為了一名代課教師。這所學校的教師個個行為乖戾,面目可憎,令人匪夷所思。他們忘記了說笑,正因為如此,學生敵視教師,與教師形成敵對壁壘。光頭的馬修第一次與孩子們見面也遭到了孩子們的嘲笑……因為這里的學生是一群被放逐的問題寄宿生,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。到任后馬修發現學校的校長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治這班問題少年,體罰在這里司空見慣,性格沉靜的馬修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,閑時他會創作一些合唱曲,而令他驚奇的是這所寄宿學校竟然沒有音樂課,他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。馬修開始教學生們如何唱歌,但事情進展得并不順利,一個最大的麻煩制造者就是皮埃爾·莫安琦。皮埃爾,一個喜愛偷竊、屢次逃學而被公立學校開除了的單親家庭的孩子,他擁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,卻有著令人頭疼的調皮的性格。然而,馬修卻沒有因為他打架斗毆而反復懲罰糾纏,相反,卻敦促他回到合唱團。皮埃爾異乎尋常的音樂天分,在馬修的精心保護和培育下,常常能發揮得淋漓盡致,將美夢化為奇跡……諄諄善誘的馬修把皮埃爾的音樂天賦發掘出來。《放牛班的春天》是一部讓人因為喜悅而淚流滿面的電影。這里沒有美女、暴力;沒有動作、兇殺和商業元素。但那位平凡的小人物克萊門特·馬修那顆博大的愛心卻深深地感動著我們!是的,沒有天生的壞孩子,只要我們教師能給予孩子們足夠的愛和理解,他們將會變得更有希望和信心!
《孤膽特工》觀后感《白日焰火》影評:夜幕下的哈爾濱《黑暗騎士崛起》影評:英雄的絕妙墓銘志《楊善洲》觀后感《永不妥協》觀后感(一)《圣誕玫瑰》觀后感:法律與人情《晚秋》觀后感:晚秋里別樣的愛情《劍雨》觀后感:如果你愿做江阿生,我便一心當你的曾靜